3.31.2013

真真:當代超常經驗


True Illusion, Illusion True: Contemporary Art Beyond Ordinary Experience
臺北市立美術館2013.1.26-5.19

文/Ching-Yi Chang

展覽入口(攝影/Ching-Yi Chang)
「真真:當代超常經驗」(以下簡稱真真展)以中國小說《聊齋誌異》、《太平廣記》裡的虛幻情節為概念,引出當代藝術連結現實生活的做法,其實對照英文展名可以看出有趣的端倪‘True Illusion, Illusion True’就揭示此展覽以「真實」、「虛幻」層層交錯為主題構築整個敘事,策展人余思穎邀請了17位藝術家與2組藝術團隊共同參與[1]

不尋常的經驗

於北美館一樓大廳展出,真真展網羅了許多當代臺灣藝術家的系列作品,許多藝術家都曾在其他展覽空間發表這些作品,如:陳順築〈殘念的風景〉、崔廣宇的〈極地日誌:錯誤的冰塊〉都曾在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;黃海欣的〈婚姻危機、〈另一個永恆的珍貴時刻〉也曾在誠品藝廊發表。我們可以看見藝術家們各以錄像、裝置、攝影、平面繪畫等形式,關切人對應這個世界、環境所採取的應對狀態,融合了許多複雜、荒謬的情節但人們卻習以為常的存在位置。

        科技所形成的「幻術」將人淹沒,使其不辨現實真偽,暢遊在虛幻世界的同時,讓人感覺孤單寂寞,記憶成碎片。這樣的矛盾真實發生在現實生活中,但卻無法逃脫。作品引出觀者的情緒與回憶,那種經驗會在閱讀小說、觀看電影時發生,像是王俊傑的作品〈克里南特星之旅〉就引用電影〈二○○一:太空漫遊〉、科學怪人〉等經典科幻電影的元素,假想人類移民外太空的考古紀錄,以日記、影像和植物標本等物件呈現人們的求生歷程,存在著對於未來的悲觀與惆悵;在〈尋找金羊毛中,模擬了一家人前往外太空時,所攜帶的物品,除了鳥籠、書本、衣物、玩偶之外,也帶了地球儀,在旁一位觀眾說:「是為了不要忘記地球的模樣」。而牛俊強的作品〈證明Ⅰ〉在許多觀眾的眼中,是充滿自我辯證與存在的證明題,以「如果我消失在世界上,你想帶走我生命中的哪一部分?」此句話詢問親人、摯友,以他人的角度去檢視自我的真實樣貌,也是一種極富情感與浪漫的問答題。而展覽中也有劉翰之於2011年臺北美術獎發表的作品,這些作品讓觀者感受到人與人之間微妙關係,也同時是一種古怪的渴求,渴望這些裝置可以滿足自己,像是〈翻書器〉、〈隨身攜帶的窗戶〉[2],一觀眾又言:「使用這些東西的人是很悲傷的。」

真真展中最切中命題的作品是張立人的〈異國魔法師〉,使用許多網路截取的影片,加入google機械的旁白,以人類學的手法,從人類原始亙古的群體行為敘事到現代社會集體與個體的互動關係,帶出現在許多被主流社會所排斥的個體,其中一段旁白說到:「這群人無法進入主流系統,卻創造另一個系統」,將宅男比喻成「魔法師」,並將他們貼上「理想主義者」的標籤,對於「真實」與「虛幻」的模糊地帶做了翻轉與妥協,他們是當代的「真真」。這件作品討論了人的身分認同,也質疑了主流社會與異己的界線。

結語

相信過去的人們,他們的生活經驗是無法比擬現代人的,因為網路世界將現實世界化轉成為細雪般的碎片,而且現代人身處於「真實虛幻」雙面一體的世界,感受的孤獨與疏離也是過去的人無法想像的。真真展集合了許多藝術家所共同關心的現實世界不尋常的經驗(但卻被認為是習以為常),不以讓人費解的藝術語言講述這些真實與虛幻的故事,它的概念是相當魔幻與具有詩意的;而藝術作品在此向社會傳遞了警示的話語,提醒人去釐清自身、去辨別自己與他人的重要關係,有機會去修補破碎的記憶。當一個悲傷的末日在眼前時,不至於去後悔過去真實的我們所做的一切。



[1]詳細展覽訊息與藝術家作品請點閱北美館網頁
[2]作品可參考連結:無為而「製」,創作人生─專訪裝置藝術家劉瀚之




3.10.2013

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


The Capture the Moment: the Pulitzer Prize Photographs
2013.1.18-4.17

Ching-Yi Chang


這幾個月以來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展出的「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」引起不少人的關注,這個展覽算是臺灣近幾年少有的大型新聞攝影展覽,以美國新聞業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獎(The Pulitzer Prize)為主角,展示超過半世紀以來歷屆的新聞攝影得獎作品。時藝多媒體也使用相當多的宣傳手法吸引觀眾看展覽,也讓觀眾體驗、參與新聞攝影的媒體形式。

何謂普立茲獎?

普立茲獎(The Pulitzer Prizes)是根據Joseph Pulitzer的遺願,由哥倫比亞大學(Columbia University)所管理與應用,創立於1917年,至今普立茲獎包含21個項目。從1999年開始,因應數位媒體的發展,委員會批准線上報紙的提交;2011年增加了多媒體類的獎項。普立茲獎是屬於美國公民的獎項,它持續使用在獎助鼓勵、公共服務、美國文學與教育的進步上。普立茲獎有兩大分類:一是新聞類,包含新聞報導、評論、寫作、編輯等項目,此類限定在美國所出版的報紙;二是文字、戲劇與音樂類獎項。新聞攝影是普立茲各個新聞獎項中的一個環節,攝影類獎項首次出現在1942年,目前的獨立獎項有「突發新聞攝影」 (spot news photography)以及、「特寫攝影」(feature photography)這兩項;其他報導類獎項中也有包含新聞攝影的照片[2]

Capture the Moment,我們看見世界什麼?

「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」從2000年開始巡迴美國各地與海外博物館、展覽空間,策展人為Cyma Rubin,她與奧克蘭論壇報的Eric Newton合作;展覽也由NEWSEUMBussiness of Entertainment公司所籌畫、執行。此展覽標題 ‘Capture the Moment: The Pulitzer Prize Photographs’也點出此展覽的核心攝影捕捉新聞事件瞬間的本能。展覽共展出151張照片,以十年為單位分區域,讓觀眾瀏覽最早的黑白底片攝影跨越到數位照片檔案,精心安排的展示元素:照片篇幅的適當、攝影者拍攝照片的精準敘事、符合觀看視線高度與唯美的打光,使觀眾像在翻閱一本精裝的新聞攝影刊物一般。

圖一 The photograph Burst of Joy
(© Slava Veder / Associated Press)
圖二 Yamaguchi, center, after withdrawing Japanese
 long knife (dosu) from Inejiro Asanuma


        展覽最用心的部分在於照片旁邊所附加的文字,大量描述攝影者拍照的心理歷程與拍攝經過、對各式各樣的議題:災難、政治、種族、救援、饑荒、體育、社會關懷的看法。根據普立茲官方所出版的書籍做編纂與取材,展覽橫跨的議題、參與的攝影者、團隊都是相當豐富的,尤其對於歐美觀眾而言,這些切身的題材更是喚起他們過往的記憶。大量對於戰爭的描述,像是1973年的得獎主Bob Stirm拍攝的Burst of Joy為越戰結束歸來(圖一);而政治題材也是常出現的,由Yasushi Nagao拍攝山口二矢刺殺日本社會黨政治人物的照片更得到1960年的普立茲獎與世界新聞攝影獎,令人震撼(圖二)。曾經烙印在歷史中的新聞事件,甚至,許多長期存在的貧窮、饑荒、災難、社會邊緣問題,都是觀眾可以在展覽看到的,每走一步,下一張照片便可看到這個文明世界的殘酷、悲劇與溫情。

冷默的旁觀者

        長期關注新聞攝影獎項的觀眾便會知道,這類的新聞攝影比賽早已公式化,如荷蘭的世界新聞攝影展(World Press Photo)或是國際年度攝影獎(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),都是每年攝影師爭相報名、累積資歷的獎項。對照這幾個獎項同一年的得獎作品,不難發現同一張照片獲得數個新聞攝影獎項的例子不算少見[3]。許多悲慘、讓人落淚的照片成為許多攝影師獲獎的作品,中間所蘊含的矛盾與權力,讓許多人批判新聞攝影-攝影者與被拍攝者的複雜關係。當然,在相信攝影者致力於揭露新聞事件真相的同時,也必須檢視新聞攝影所標榜的「客觀性」是否將人變成冷默的旁觀者?相信這是許多攝影者在道德與職業中不斷擺盪的課題,如贏得1994年普立茲獎、拍攝蘇丹的飢餓(The Starving of Sudan)的攝影師Kevin Carter,最終受不了各種壓力自殺身亡,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。無論是攝影者甚至是觀看這些照片的觀眾,終究無法真的體會這些被拍攝對象的感受,那在看完這些震撼人心的照片後,能夠留下什麼?人們將對這個世界作更多的努力,或是繼續選擇製造大量的、同質的影像,沒有任何改變?或者,這也只是一種將新聞攝影美學化的手段[4],然後人們可以藉此展覽哀悼一個小時,繼續安心地過著自己的生活。

結語

這個展覽,訴求不同層次的觀眾群:對於專業攝影者、記者而言,這是一個觀摩美國報業新聞攝影的機會,也是一個經由文字、照片雙向理解新聞攝影這項專業的途徑;對於研究攝影的人而言,也是一個重新省思、包容不同意義、不同功能之攝影的經驗;對於大眾而言,是一個理解「新聞照片」背後所隱藏的結構與意義所在,尤其是攝影者在拍攝事件本身、對於事件的理解程度、對於被拍攝主題的執著。對於臺灣的觀眾而言,這是一個藉此理解新聞攝影課題的機會,也是一個探求「新聞影像與人」關係的經驗,甚至,也能試圖理解、不獨斷地思考更多的新聞事件與社會議題。

附記:
Cyma Rubin也導演了與展覽同名的紀錄片,Moment of Impact:Stories of the Pulitzer Prize Photographs(1999);相關戰爭攝影的紀錄片,如Christian Frei所執導的War Photographer(2001)



[1] 美國的NEWSEUM新聞博物館,內設普立茲獎攝影展示廳,展示歷年來的得獎作品,對新聞攝影的推廣也不遺餘力:http://www.newseum.org/index.html
[2] 參考普立茲官方網站:http://www.pulitzer.org/
[3] 2012年由Massoud Hossaini所拍攝阿富汗喀布爾爆炸事件的照片同時得到普立茲圖發新聞獎、世界新聞攝影獎突發新聞獎第二名、國際年度攝影獎突發新聞首獎。
[4] 關於苦難的新聞攝影照片在博物館展出的議題,可以參考:
Reinhardt, Mark, Edwards, Holly & Dugganne, Erina (Eds.), 2007. Beautiful Suffering: Photography and the Traffic in Pain. Williamstown, MA: Williams College Museum of Ar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