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.27.2016

強化觀眾參與的博物館設計論壇─筆記分享

2016.10.20 國立歷史博物館

文/CHING-YI CHANG

覺得每次聽完講座都會把它收在筆記本中很可惜,這次難得因為工作可以在博物館聽研討會,決定來做個筆記,分享給喜歡博物館及展覽的人。這次的強化觀眾參與的博物館設計論壇(International Forum on Designing for Visitor Engagement in Museum)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,由博物館學會、英國萊斯特大學等單位所合辦,其中有許多相當值得分享的設計案例,值得細細品味。

1.      Mr. Martyn Best 新經驗,新空間─中東地區的博物館經驗

Mr. Best是文化創新(Cultural Innovations Ltd.)的CEO,同時也是一名建築師,文化創新負責提供許多各類型的博物館策略規劃及管理的服務。他認為整體的博物館展示是這樣的:

Strategy 策略
  
content and Interpretation 內容及詮釋
 
Exhibition Design 展示設計

他列舉以下幾個博物館設計的案例:

- Grand Egyptian Museum, Cairo開羅(預計2018年完工)

2003年競圖的博物館,這個博物館離金字塔非常近,所以每年5萬名觀光客中有80%是外國人。考慮多國、多語言的觀光客是這個博物館設計最重要的事。



- Palestinian Museum, Birzeit   巴基斯坦

20165月開放,這個博物館靠近約旦河西岸,對於土地相當重視的他們,希望這個博物館可以展現他們的歷史並成為當地對話的中心。不過以色列的骨董文物法限制的因素,無法再此展示文物,因此將所有的文物利用雲端方式展現。



- Saudi Science Center Program,  United Arab Emirates

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想在國內各地建設科學教育中心,因此有了這個計畫,促成了14個科學中心,強調自主學習的機會。



- Jameel Art Centre, Dubai (預計2017年完工)

這個知名的藝術中心,致力推廣伊斯蘭的文化,他們重視創新發展的藝術、科技、商業。目標觀眾在25歲以下(這實在非常特別!相當重視年輕人的未來發展,讓國家更有競爭力。)



- Sheikh Abdullah Al Salam Cultural Centre, Kuwait

實在覺得中東博物館面積都大得驚人!這個綜合型的博物館展現了阿拉伯世界的科學傳統、建築、科學歷程,從不同世代的運輸工具到東南亞雨林的樹冠層,展現大尺度空間中不同向度的展示思維。

這個博物館包含
- Natural History Museum
- Science Museum
- Museum of Islamic History
- Space Museum
- Fine Arts Centre
- Theatre



最後Mr. Best也給與大家在博物館設計時,需要的一些思考與原則:
1.      以觀眾為核心
2.      讓觀眾有參與感
3.      如何參與很重要
4.      想到給觀眾的第一印象及最後的印象

#筆記

整理來說,近年崛起的中東地區,其博物館事業發展是相當蓬勃的,也因為許多歐美建築事務所、博物館設計專家參與,對於各國重新塑造博物館的計畫都帶著新的思維,不像過去許多老字號博物館展品必須遷就侷促空間而展示、詮釋,中東博物館的參觀經驗絕對與其他地方有所不同。

其實在一個新的博物館被創造的同時,其觀眾客群就是主要考慮的目標,對於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,要考慮相當多的文化層面層,才能夠準確傳達知識及產生教育意義。




2. 丸若裕俊先生 商品的「製作」與「傳達」─文化的資源化,與地域攜手聯繫的方法

年紀相當輕的丸若先生,是株式會社丸若屋的代表,他致力發展日本文化的保存與復興,重新賦予傳統工藝及工業能量不同的姿態。這次丸若さん分享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案例─Dining Out



Dining Out是一個由汽車品牌Lexus主辦的企劃,將Dining Out這個活動拉開城市的餐廳中,到偏遠縣市的戶外邊界舉行。由世界級的主廚(江振誠,RAW主廚)運用在地的食材,打造完美的用餐體驗,像是在有田(ARITA)這個地方,料理所使用的器皿(有田燒)是在地的工藝師傅所打造的。丸若さん的團隊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與工藝師傅相處、討論與合作,一百人的團隊打造為期三天的戶外用餐體驗。雖然在深山中的大雨與烈日中,所有受邀請的賓客都相當狼狽,但是在料理端上餐桌那刻,看見如此結合傳統與創新的陶瓷工藝,在這樣特別魔幻的氛圍之下,所有人都感動不已。

話說,這個案例分享跟博物館的關係在哪邊呢?

丸若さん提到:「體驗,才能留下記憶」

這與創造博物館參觀體驗的概念是一致的。我們都可以在這樣的活動中,從「過去」(傳統工藝)連結「現在」(當下的體驗),甚至創造「未來」(永續)!

#筆記

當前日本面臨著各府縣的傳統工藝與藝能逐漸消逝的困境,許多領域的設計師與文化財保護團隊致力於復興文化的行動,試圖讓舊的傳統與當代新的思維連接。而臺灣過去許多的傳統工藝,如今在許多公部門與私營機構的協助下,留存與延續。然而,博物館僅保存這些工藝,是不夠的,這些器物只靜靜地放在展台上,難以引起觀眾的興趣。

跟「人」息息相關的工藝,無論是編織、陶瓷、染布、木雕,都是需要溫度與觸覺的體驗,才能真正讓人記得。回到論壇的主題「強化觀眾參與的設計」其實也與近數年來的「社會設計」(Social Design)的理念符合,博物館展示不再只是將物件呈現與詮釋,而是要積極地讓人參與其中互動。



-------
INFO.